第194章
“那倘若辽国以举国兵力南下,大宋生死危亡之际,需要您忍辱负重,朝大理国主低头求援,您愿不愿意呢?”扶苏问。
官家的手指倏然攥紧了衣袖,为这个可怕的假设。他的脸色十分难看,许久,才从喉咙中发出决绝而艰难的一声:“朕会。”
“您是心中怀有天下万民的好君主。”扶苏轻声说道:“但辽主也并不昏庸。所以我们需要假定,他也会。”
官家长吁一声:“肃儿,你说得对。”
他见扶苏神色突然变得坚毅,就知道他心中已经想出了应对之法:“你是怎么想的?需要朕怎么做?”
“我们需要做两手准备。”扶苏说:“西夏要打我们,不可能正面强打。他们只需要以逸待劳设下圈套。只要宋军无所防备,落入圈套,就能损失惨重。”
“到了那时,我们绝无可能再出兵西夏,那样就是两线作战。但既有的兵力受损,久攻不下,只能鸣金收兵,辽国危困可解矣。”
“但只有千日做贼的,没有千日防贼的道理。”官家说:“遇见以前,谁也不知西夏会做何种手脚。就怕他还未出手,我们日夜警戒防备就会人困马乏。”
“所以,需要做两手准备。”扶苏又重复了一遍。
是天意吗?
还是一个可以说服自己的借口?
“一旦发现我们被西夏埋伏,就要狠狠地回击他们,使他们不敢再犯。”
火药登上历史舞台的机会,就这样悄无声息地落到了手边。
扶苏一瞬下定了决心:“官家,军粮和辎重那边儿,劳烦你多帮我盯着点。我这些日子可能不在。”
说完,他扭头就走。
“等等,肃儿,你要去哪儿啊?”官家抬头,扯着嗓子满头雾水问道。
“去开挂——”
——
砰。
砰砰砰。
伴随着几声隐约的响声,汴京城外的连绵青山冒起了浓烟。路过发现之人好奇地驻足。
“怎么了这是?山上被雷劈了?”
“看着像,但最近也没打雷啊。”
“不对,你看,那个方向是不是,就是那个土豆发现的祥瑞地方?”
“嚯,还真是!”
“那就不奇怪了,走吧走吧。说不定又有什么祥瑞降临了。”
城中的人还只是议论几句,并不挂心。但在那浓烟滚滚的地界里,当地乡老和居民们看着眼前一幕,都要哭了出来:天啊,他们村子何德何能啊?祖坟能冒两次青眼?能召来两次祥瑞?
眼前这被炸开连片的巨坑,这震得耳朵发麻的响声,都超出了他们的想象力。不是天降祥瑞的遗迹,还能是什么?
还有长相这玉雪可爱,面上却灰头土脸的小孩,他们也……哦哦哦,他们认得的,这是他们大宋堂堂太子殿下!
“咳咳……”扶苏招了招手,见大家都呆愣愣的没反应,才用不甚吃了半口土的沙哑嗓音道:“水,我要喝水……”
“哦哦哦。”同样看呆了的梁怀吉,立马从腰间掏出水壶,扶着太子殿下的背见他缓慢喝下。趁着扶苏不备,他的手指小幅度摩挲了一下,嗯,是肉体凡胎啊?到底怎么弄出刚才那样大的动响的?
扶苏立刻察觉,无奈地解释:“我也没想到威力会这么大的。”
一硫二硝三木炭,他怕自己采集到的原材料程度不够,爆炸效果不好,特地多放了一点,塞在纸做的外壳里引燃。
没想到效果这么天崩地裂。
但见周遭人俱是一脸不信,他也懒得继续解释了。反正他把地界选在降下土豆的村子,也未尝没有这个意思。
用祥瑞之名声,遮盖火药简单得不能再简单的比例构造,只在战场上使用,延缓有心之人用它造成杀伤的时间。
这是扶苏能想到的最好的解法。
好在,这火药球的杀伤力足够大,就不用宋军人手一个,不慎误用,造成非战斗性减员了。
只需要主帅的手里囤上几个,遇到西夏时扔出去,爆炸后的效果就足够石破惊天。威慑效果相当惊人。对人尤其,对马更加。
那时候,就算是西夏那边有心继续进攻,他们的马也绝不会再听使唤上前。他们的计划彻底泡汤。宋军借机反攻,趁势打入西夏的地界,也是顺手的事儿。
这个打算,就悄悄地告诉狄将军吧。
不,还是把他亲自叫来见证为好。
于是,一个月后,在狄青出征路上,官家携领群臣个,出城为他践行时,他一一接过所有人的酒,干脆利落地一饮而尽。唯独接过扶苏酒杯的时候,手一抖撒了两滴。
扶苏见状,无辜地眨了眨眼睛。
嘛……他也不是故意的嘛。
-----------------------
作者有话说:狄青:嘶,太子殿下恐怖如斯!
第135章
扶苏发誓, 他只是想向狄青展示一下火药的用法而已。毕竟身为一军主帅,你不负责扔火药又该由谁来扔呢?对不对?
但他实在低估了火药的冲击力。不止是肉眼可见把土地炸出深坑的威力,还有对人的精神上的冲击。尤其是对如狄青这般, 谙熟兵法、通晓战事的武人。
狄青自从青年从军后, 在他的脑海里,战争无非是真刀真枪、刺刀见红的肉搏而已。骑兵或步兵、刀枪或弓弩, 不过是形式上的不同。
在他心中, 最重要的是悍不畏死的精神,和活到最后的意志。能够做到这两点的军队, 才能称得上用武之师。
可是太子殿下手中的火药球呢, 只肖轻轻往前一扔,什么精神、什么意志, 在它面前都轻如鸿毛, 丝毫不值一提。俯仰呼吸之间,数百生命消弭殆尽, 轻易销毁了他过往的价值观。
狄青在深坑前,久久地回不过神来。
他甚至想问太子殿下, 您既然有如此神物为何不早拿出来呢?仿佛我们四年来的紧密准备, 都成了一场笑话似的。不, 不对。狄青想,倘若此物落到了敌人的手中,两方互相轰炸之下……血流成河的只会更多!
到时候, 就有无穷无尽的士兵被征上前线, 当成血肉垫子, 用以填补战线。辽宋之战场将沦为人间地狱。
思及于此,狄青方才的狂喜倏然消失无踪,转变为隐忧。就连深坑中冒出的硝烟气, 他也觉得烫眼了起来。
太子殿下,您想怎么用它呢?
然后,他就看到太子认真的小脸:“这是我炮制的杀手锏,若是你们遇到了伏兵,无论是辽国的还是西夏的,就用它驱赶。但此物之数量有限,狄将军,我打算全交于你手中。你万不可让其他人知晓此物。”
这个其他人,甚至包括宋军内部。
狄青的脸色倏然严肃了起来。他听懂了殿下的未竟之语,更明了了他深切的顾虑:“狄青对天发誓,若此物由我之外第二人知晓,直叫我天雷轰顶、七窍流血而死。”
他复又松了口气:“不愧是殿下,还是您想得周全。我还以为……”
扶苏摇了摇头。火药就像一个潘多拉的魔盒,一旦现世就会一发不可收拾。他只能尽力延缓它使用的进程。所以,为了尽早摆脱战争中对它成瘾性的依赖……
“狄将军,要速战速决!”
“是!”
扶苏在汴京城外搞爆炸实验的事,用“祥瑞”为借口遮掩了过去。至于祥瑞到底是什么?殿下不肯说,你识相点最好也别问!
不过自从实验那天过后,狄青在点好的北伐军中宣布,他从太子殿下那得了一种“天赐之神物”。此物不会轻易请动,但必要之时自会逆转战局,你们尽可放心拼杀去吧。
什么?殿下?
殿下为我们造出的神物?
士兵们对扶苏不仅不陌生,甚至好感度一路拉到最高。毕竟谁会讨厌提高自己生活质量的衣食父母,衣食父母还不停给他们升职机会——之前被外派到各地兴建煤场,一跃成为高级技术工种的五百精兵们,就是最好的前例。
提前剧透,也是无奈之举。万一火药球没把伏兵给炸跑,反倒吓坏了自己人呢?狄青和扶苏商量过后转头就在军中散播了“神物”的消息,先做好铺垫,就算到时候宋军瞧见了,让他们不至于大惊小怪。
而现在,出征之际,所谓的神物被装在了密闭的箱子里。周围都用草木灰填住缝隙,被装在一个质量上乘的木箱里。木箱用桐油里外刷了三层,既防水又防火。
如此,方能最大程度地保护火药球的性能,又不至于意外着火,灼伤自己人。
火药球自己是安全了,但狄青每每想到它们心肝都得颤两下。在出征的宴会上,他看到扶苏的笑脸,拿着酒的手都不稳了,几滴酒洒在了手背上,被眼尖的人看到。